電子書-柏拉圖理想國(二版) (PDF下載、ePub版)

 

詳細介紹(點我)

 

 

西元前411年,雅典熱鬧的百里阿港附近塞伐洛斯的家裡,屋裡幾張椅子散落成半圓形,蘇格拉底和他的朋友就圍坐在這裡,展開了一長串的對話。在詰難辯論的過程中,闡述了正義的意義、宗教與文化、國家與靈魂、國衛生活、知識的性質等等主題,也討論了如何改造社會,建立理想國。

柏拉圖以對話體的形式,記錄了蘇格拉底與友人間的滔滔雄辯,成就了《理想國》這部流傳久遠的西洋經典。所討論的問題與獨到的見解,甚至寫作的形式,無論就西洋哲學、政治學或文學而言,都有其歷史性的地位。

柏拉圖著作的特色,就是對話體,而且都以蘇格拉底為發言或發問的中心,柏拉圖自己則從不在書中出現。這種戲劇的形式,同時顧及演出的場景,參與談話者的性格、語言和風範,尤其能顯示他對文學,特別是當時的詩劇形式的了解與掌握。

另一方面,柏拉圖也表現了蘇格拉底求真求實的特殊方法──即辨證法。這兩種特質,為後世的哲學家,開創了一種研究與寫作的形式,為西方「烏托邦文學」的鼻祖。因此,《柏拉圖理想國》對國內有志於哲學、政治、文學等各方面研究的人,是一本必備的參考著作。

作者簡介:

柏拉圖(Plato)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的學生,也是亞理士多德的老師,三人為西方哲學的奠基者。柏拉圖是西方哲學史上第一個將唯心論哲學體系化的人,並在雅典創辦了學院(Academy)。

柏拉圖的著作多以對話體寫成,包括:《辯訴篇》、《曼諾篇》、《理想國》、《智者篇》、《法律篇》等,《理想國》是其中的代表作。

譯者簡介:

侯健(1926-1990)

號建人,山東人,民國十五年生,臺大外文系畢業,賓夕凡尼亞大學碩士,石溪紐約州立大學哲學博士,歷任國立臺灣大學助教、講師、副教授、系所主任等,曾任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院長。曾主編學生英語文摘、文學雜誌、中外文學等。

 

詳細介紹(點我)

 

arrow
arrow

    Sarahs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