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辦公室EQ故事

 

詳細介紹(點我)

 

 

為什麼要寫《辦公室EQ故事》?原因在很簡單,在人生的黃金階段,我們花最多時間的地,是辦公室(以清醒的時候來計算);我們用最多心力的地,是辦公室;在還沒有配偶之前,和我們相處最長的是辦公室的人;即使是已婚男女,一天之,互動最頻繁、狀況最富變化的,也是辦公室的男女老少。  

進一步說,和我們利害攸關、資訊互通,時而需要合作的「前途共同體」,時而又呈現競爭對立的「熟悉的對手」;這些我們一清早就要聚在一個空間,直到太陽下山才分開的「同事」,或稱「夥伴」,在我們個人的生命裡,其實具有相當的重要性和影響力。  

大膽地說,公室的生活,品質好則提升了個人生命的內涵,品質不良則會拖垮我們的生命。  

左右辦公室生活品質的,是辦公室的人際關係。而辦公室的人際關係,的確也是夠複雜、夠麻煩的。  想想看,一群人只因為在同一個老闆的付薪,就得天天窩在一塊兒,不但彼此沒有淵源,甚至年齡、個性、專長、喜好、習慣也無一相似,卻要一起工作,夕相處。其間會發生什麼麻煩?什麼困擾?喜、怒、哀、樂,世間百態,善處之,猶如置身天,出入自得,不善處處衣,即如入了煉獄,進退兩難。  

所以我用不同的辦公室生活樣貌,記錄了人際互的故事。每一次出現在不同的辦公室,面臨不同的處境,有時候可以從挫敗中汲取經驗,有時候則至心靈,漂衴地露一手高招。無可避免地,有時也必得學習接受事實──無論有多麼不合理,多麼令人無奈。  

有一個初入社會的年輕人,在上班的第一天,父親送他一句話: 「三分做事,七分做。」他頗不以為然。隨著歲月流變,現在他對新同事的第一句話,正是當年父親的叮嚀。  

不是嗎?一群人為了做事才成為辦公室的一員,但事情可以做到什麼水準,繫乎一起做事的人可以合作到什麼程度、融洽到什麼程度。  

該怎樣做人?其間分寸該如何拿捏?篇章間應有思考空間。這正是當時催生《辦公室EQ故事》的報社主筆吳涵碧小姐,對我的期許。

 

詳細介紹(點我)

 

arrow
arrow

    Sarahs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