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夏娃的日記

 

詳細介紹(點我)

 

 

一個好奇,我進入了他的世界,

我未來的所有世界。

他的品味很差,而且也不親切,

對小動物沒有一點同情心,

但我對他卻開始感到興趣。

他躲開我是我的第一次悲傷。

不知道為什麼,每一件小東西都充滿他的影子,

這是個全新的感受,我從沒有經歷過,也解不開這個謎團。

我想我是愛他;僅僅在於他是我的,沒有其他理由。

它就這樣來--沒有人知道什麼時候--而且不能解釋。不需要解釋。

期盼我們可以一起共度此生--這是我的祈禱,

一個永遠不會從地球上消失的期盼,

但將在每一個深愛自己丈夫的妻子的心中,不可磨滅。

雖然失去了樂園,但是我找到了他,我已滿足。

憑著馬克吐溫特有的魅力與機智,他以第一人稱述說了伊甸園的故事,宣稱闡明了傳說中人類之父和人類之母剛被發現的日記內容。在馬克吐溫的「詮釋」中,亞當是「沙發馬鈴薯」的始祖。反之,夏娃是多話、好奇的實驗主義者。她好奇的個性趨使她為園裡所有的動物命名,並且讓她發現了許多東西,火就是其中之一。

這是一個對古老神話幽默和感人的再敘述,充滿了作者諷刺性的幽默、敏銳的智慧,以及對於人性缺點細膩、委婉的筆觸。

作者簡介:

馬克吐溫(Mark Twain,1835.11.30 – 1910.4.21)

生於美國密蘇里州的佛羅里達,原名山謬‧朗漢‧克雷蒙斯(Samuel Langhorne Clemens)。

十二歲時,離開學校開始工作,以幫助陷入困境的家計。曾當過印刷學徒、河上駕駛、探礦者和新聞採訪記者。採訪工作讓他踏遍了美州、南美州、歐洲和中東,他精采的遊記就在這期間完成的。馬克吐溫是他在當維吉尼亞城「領地事業報」的記者時所採用的筆名,這是一句行船的術語,意思是「水深兩噚」。他尖刻、細膩的文章漸漸受到廣大忠實讀者的愛戴。

他的作品包括有:《跳蛙故事》(1867)、《土包子出洋記》(1869)、《艱苦歲月》(1872)、《鍍金時代》(1873)、《密西西比河的往事》(1875)、《湯姆歷險記》(1876);還有其代表名作《頑童流浪記》(1884)。

 

詳細介紹(點我)

 

arrow
arrow

    Sarahs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