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守夜

 

詳細介紹(點我)

 

 

【本書特色】

★莎拉.華特絲2006年同時入圍英國柑橘獎、曼布克獎代表作!

★榮獲浪達同志文學獎(Lambda Literary Award)!

★跳脫「維多利亞三部曲」,展現更廣闊的文學視野,更高難度的小說表現,獲得高度評價與讀者喜愛!

*備註:關於柑橘獎:自1996年創設以來就鋒芒畢露,直到2002年以前,一直是不列顛獎金額度最高的文學獎項。在巨額獎金(3萬英鎊,合約新台幣198萬元)和女性評審團的強力造勢之下,短短幾年間已和英國文學界行之有年的惠特比文學獎及曼布克獎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內容簡介】

★突破以往「維多利亞三部曲」風格,溫柔且悲哀,《守夜》是以戰火下動盪不安的英國為背景,描寫四名倫敦人的獨特故事:身著男裝,在街頭不停尋覓的凱;心裡藏有令人不安祕密的海倫;外型美豔、對軍中情人極為忠誠的小薇;以及表面天真、內心卻與自己內心魔鬼掙扎的唐肯。

★小說情節在一九四零年代來回穿梭,經過空襲、燈火管制的街頭、不被社會認可的關係以及性冒險,故事最後在一開始的一九四一年結束,令人拍案叫絕。

作者簡介:

★英國當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被稱為「二十一世紀狄更斯的傳人」!

★兩度同時入圍柑橘獎及曼布克獎!

★「現今在世最擅長說故事的人」——《星期日獨立報》(Independent On Sunday)

莎拉‧華特絲(Sarah Waters)

英國現代魔幻寫手——莎拉.華特絲

莎拉.華特絲(Sarah Waters)一九六六年出生於英國威爾斯,擁有英國文學博士學位,目前在開放大學(Open University)擔任副講師。她曾經贏得 Betty Trask 獎、Somerset Maugham 獎、二次入選週日郵報的 John Llewellyn 獎決選名單,並且在二○○○年贏得英國週日泰晤士報的青年作家獎。本書《守夜 》與她的第三部小說《荊棘之城》,都曾入圍英國布克獎與柑橘獎決選名單之中。其中《荊棘之城》則獲得 CWA Ellis Peters Dagger 的歷史犯罪小說獎,以及 The South Bank Show 文學獎。莎拉.華特絲曾有有三次分別被英國國家書獎、書商協會,以及 Waterstone 書商稱譽為年度作家。她在二○○三年,還榮獲《Granta》雜誌選為英國最佳青年小說家之一。

她的前幾部小說《輕舔絲絨》、《華麗的邪惡》與《荊棘之城》出版之後,都獲得來自世界各國讀者的極高好評,而《輕舔絲絨》與《荊棘之城》二書,也都陸續被英國廣播公司BBC改編成電視劇與迷你影集。

英美文學博士出身的她,個性鮮明,寫作風格獨特且技巧純熟,作品數量雖不多但每獲好評。其作品不單只有文學性備受肯定,豐富的情節也深具吸引力和娛樂性,其間自然流露的幽暗詭譎,使其筆下充滿一種神祕鬼祟的魅力,屢屢被改編為電視影集;以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為背景的首部作品《輕舔絲絨》,描寫男裝麗人與其仰慕者之間深刻曖昧的感情,獲得當年度的 Betty Trask Award 獎;第二本著作《華麗的邪惡》,描寫維多利亞時代的降靈術故事,布克獎得主瑪格麗特.愛特伍曾聲稱嬝炙赫悛爾g驗「令人十分愉悅」,牛津文學教授同時也是著名作家的 A.N.Wilson 則稱讚華特絲「是十分優秀的作家,讀者會相信她寫出的任何故事」;第三部作品《荊棘之城》更是佳評如潮,獲獎無數,《娛樂週刊》評選為年度十大好書,二○○五年亦再度被BBC改編為迷你影集《指匠情挑》。現其作品已被翻譯成二十四種語言,風靡全球廣大讀者。

華特絲曾自承狄更斯對其影響很大,承襲狄更斯對社會底層生活的關懷,華特絲的小說主人翁也多處社會邊緣,包括表演工作者、罪犯、靈媒等,都是當時不被社會主流接受的人物,甚至還有當時被視為禁忌的情感,而華特絲就是能發掘這些陰暗人生中的獨特興味,詩般文字細膩刻畫出主角們的內心掙扎,使其小說充滿了特殊吸引力,讓讀者與書中人物共喜同悲,隨著故事前行而情緒糾結,受牽引直至最後一刻。

相較於狄更斯近乎寫實的筆法,華特絲筆下故事更加精采,對維多利亞時代的描繪就如一種以細筆重現真實的虛構:故事本身雖是一種虛構,但透過作家的翔實考據和豐富歷史涵養,讓讀者信以為真;介於真實與虛構間的奇幻魅力或野翱O華特絲作品最迷人之處。

華特絲只用三部小說就建構起自己在文壇及讀者心目中的地位,寫作奶O不言可喻,第四本著作《 守夜 》,也就是本書,更於二○○六年入圍曼布克獎,每一出手便是得獎與暢銷的保證,在當代作家中實屬難能可貴,也讓人更加期待華特絲未來在英國文學史上的崇高地位。

 

詳細介紹(點我)

 

arrow
arrow

    Sarahs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