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我的人生思考(5):圓融的智慧

 

詳細介紹(點我)

 

 

一切苦與樂的原因,並不在於人類生活外在活動,而是在於心靈的內在活動

內在與外在的活動就像形形色色的植物同樣都是從土壤吸取養份,並因此得以生存和茁壯,人類生活中各式各樣的活動也同樣紮根在一項共同的來源,並從中獲取活力--那就是人心。一切苦與樂的原因,並不在於人類生活旳外在活動,而是在於心靈的內在活動;至於所有的外在作用則都仰賴於它得自人類行為的活力。

每個人都有一項條理分明的生活準則為它自己鑿出對外的渠道以便傾瀉那壓抑的精力,並為它自己製造船隻以展現能力並得到經驗,也正因為如此,我們有了宗教、社會、和政治的組織。

那麼,人生一切有形的表現,都是結果;就此看來,雖然它們可能會有反射動作,卻絕對不會成為原因,而是必須永遠保持原狀—靜止不動的結果,經由一個持久且深遠的原因加以刺激才會活躍起來。

作者簡介:

  人生哲學之父——詹姆士‧艾倫(James Ellen)被稱為二十世紀的「神秘作家」。雖然他的暢銷名著《心靈智慧》啟發世上無數的人,卻鮮少有人認識這位作家。

  艾倫1864年出生於英格蘭的列斯特。他的父親本是位富商,卻因經商不善於1878年宣告破產,並於一年後慘遭謀害。此件悲劇讓詹姆士不得不於十五歲便輟學幫助家計。之後艾倫完成終身大事,擔任大公司老闆的私人秘書。

  他於三十八歲時,面臨人生的十字路口。受到托爾斯泰作品影響的艾倫,了解整日忙著賺錢、卻虛擲金錢的人生毫無意義,於是辭去工作,與妻子搬到英格蘭西南部海邊的小農莊,追尋自己想過的生活。就在這裡,艾倫過著清貧、自律、受他的心靈導師──托爾斯泰──所啟發的簡單生活。

  艾倫在尋常的日子裏起得很早,然後散步至海崖俯瞰海洋,在那兒沉思約莫一個鐘頭。當他的思緒逐漸紛亂,世界的奧秘便豁然閃現。這些想法都默記在他心中;之後,便回家將剛才的想法寫下來。下午時分,他整理庭園;晚上則與喜歡討論高深哲理的村民聚會交流。

  艾倫在英格蘭西南部海邊十年來都過著這種平靜、沉思的生活,靠著作品的版稅賺取微薄的生活費;而在四十八歲時,卻突然離開人世。他走的方式如同生前,原因不明、外界不擾、也未留遺產。艾倫死後,文壇才認同他作品的非凡與啟示。

譯者簡介:

 陳佳慧,輔仁大學英文系畢業。曾遊走於電腦補習班、蘭陵劇坊與法語中心,期間並擔任影片字幕翻譯工作,熱愛文學和旅行,目前專事翻譯工作。譯有《野性的呼喚》、《回憶錄》、《無法投遞的信》等書。

 

詳細介紹(點我)

 

arrow
arrow

    Sarahs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