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問出世界名畫大祕密:看懂世界名畫,用問的最快! (PDF版、ePub版)
不要怕問問題,因為你以為的傻問題,往往是了解作品的好問題!
◆
面對世界名畫時,你的腦袋裡是否曾經出現下列這些反應?
◆誰來告訴我,這幅畫到底厲害在哪裡?
◆救命啊,畫裡有那麼多元素,我該從哪裡看起?
◆好像只有我看不懂……還是別開口問,以免被人家笑……
◆糟糕,孩子現在問的問題,我也不知道答案,怎麼辦?
本書是為了所有長年來暗自面對上述疑惑的讀者所寫的,以「沒有藝術史基礎的讀者就如同孩子一般單純」為出發點,透過最直白、簡單的問題,解開世界名畫之謎。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些也是非常適合用來引導孩子進入藝術世界、從小為藝術素養紮根的問題,即使做父母的完全不懂藝術,也可以跟孩子一起發掘藝術欣賞的樂趣,從此再也不用害怕孩子天真無邪又切中要害的問題!
「藝術其實沒那麼難!」不論大人或小孩,都可以從本書找到親近藝術的角度,由衷發出這樣的結論!
█本書特色:
◎不需要具備任何藝術史基礎
1.提供藝術欣賞所需的線索,讀者完全不必具備藝術或歷史知識。
2.這不是藝術史教科書,沒有讓大家退避三舍的歷史解說或專業術語,
而是用所有人都看得懂的話來說。
3.滿足各年齡層小孩、各種程度大人的好奇心,拉近與藝術的距離。
◎隨心所欲、隨看隨懂
1.收錄30幅散布世界各博物館的世界名作,每幅畫作透過分為三種程度、共15~17個的問題,
深入淺出帶你發掘欣賞畫作的線索!
2.每一篇都是獨立的存在,翻到哪裡看到哪裡,愛怎麼讀就怎麼讀!
3.有多少時間就讀多少:一次讀一篇沒有壓力,一次讀一段也有收穫!
◎讓你從此再也不害怕西方藝術
1.以後遇到西方歷史上的畫作,無論什麼主題、哪個畫家或什麼時代,
都可以自己找到欣賞的重點!
2.以後不會再對當代藝術作品說出「畫得好爛」、「這個還沒畫完吧?」、
「這畫根本沒有意義」、「小孩子也畫得出來」、「這種東西誰都會畫」之類的話!
「名畫問與答」範例:
●范‧艾克《阿諾菲尼與新娘》畫裡的太太,才結婚就大肚子了?!
她沒有懷孕。畫家把她的肚子畫得這麼大,是因為十五世紀流行這種服裝。那個時代,有的女生還會在衣服下面墊一個小枕頭!
●波提且利的《維納斯的誕生》中,為什麼維納斯是站在貝殼上?
因為維納斯在海洋裡誕生,如果畫她在游泳,就會看不清楚她的模樣;而且畫家也不想畫維納斯奮力游泳的樣子,因為奮力做什麼事的樣子實在不適合女神!貝殼是美麗的自然產物,有優美的形狀和顏色,拿來搭配「愛與美的女神」再適合也不過了!
●《提著哥利亞頭顱的大衛》裡,歌利亞不是巨人嗎,頭怎麼跟普通人差不多大?
因為如果把巨人的頭真的畫很大,這個故事裡的英雄大衛不就畫不下了?所以卡拉瓦喬把歌利亞的頭畫成跟普通人一樣大小!
●《蒙娜麗莎》到底為什麼這麼有名?
因為它是全世界第一幅畫得這麼逼真的肖像畫!達文西把她的表情畫得要笑不笑的,不像其他畫家筆下的固定表情;儘管一切是靜止的,女子周遭的光線又好像跟她的表情一樣在變化。在達文西畫出這幅畫之前,沒人看過像它這樣能夠讓人感覺到時間流逝的畫,所以他一完成這幅畫,就轟動全義大利!
●《水果與龍蝦的靜物畫》裡,為什麼要把水果堆得好像隨時就快垮了?
這種不安定的感覺,正是這幅畫的魅力之一!它代表兩個概念:多到快要滿出來的富裕,以及無常——暗示它就像撲克牌搭的房子一樣,隨時可能倒塌。世間萬物會坍塌、傾倒、毀滅——這就是這幅畫的含意。它告訴我們,當你享受成功的果實時,也有可能在一夕間失去所有!
●莫內的《午餐》裡,根本沒有人在餐桌旁邊吃飯呀?
沒錯,畫名對這幅畫的內容來說沒有很貼切,畫的不是大家正在吃午餐的樣子,而是吃完飯後的情形。很少畫家會在畫面中央放一張沒人圍坐的餐桌,但是在莫內的筆下,那張餐桌讓人感覺到:雖然現在他們一家各自活動去了,但稍後大夥兒還是會回到桌邊!
●夏卡爾《生日》裡的人為什麼都飄在空中?
因為他們在戀愛中!這裡畫的是夏卡爾和未婚妻貝拉長久以來分隔兩地、好不容易見面的情形。他們高興得又跑又跳,心情就像小鳥一樣輕盈。夏卡爾把這種心情畫了出來。
●《哭泣的女人》是在畫誰?畢卡索為什麼把她畫得那麼恐怖?
畫中的女人是和他住在一起的攝影家朵拉.瑪爾(Dora Maar),因為父親死了,非常傷心,沉浸在痛苦中。畢卡索不想只是照著女人的臉乖乖畫下來,而是想畫出她的感情。他不是故意把她畫得這麼醜,是痛苦破壞了她的臉!
●《無題/蔚藍的單色畫》只用到一種顏料,這種畫的價格應該比較便宜吧?
畫作的價格是根據作品價值來決定的,跟用幾種顏色沒有關係!如果只看單一一件作品,可能會覺得單色畫沒有什麼價值,但是它對畫家自身的創作歷程和繪畫藝術史來說,絕對有存在的價值。
作者簡介:
法蘭絲瓦‧芭柏-嘉勒 Françoise Barbe-Gall
法國藝術史學者,致力於解放藝術,讓沒有藝術史基礎的人也可以抬頭挺胸面對藝術作品!
法蘭絲瓦‧芭柏-嘉勒從考古學中發掘對藝術的熱情,在索邦大學與羅浮美院接受完整的藝術教育,之後成為藝術史教授。她排斥菁英主義,致力於為大眾開啟通往繪畫藝術的大門,為此創立了「如何欣賞畫作協會」(CORETA),開辦無數座談會,並出版諸多相關著作,包括《如何跟孩子談藝術》、《如何欣賞一幅畫》、《了解畫作的象徵》,以及《了解現代藝術》。
譯者簡介:
黃友玫
1974年生,畢業於日本愛知縣立藝術大學。現為專職翻譯,譯有藝術大師世紀畫廊叢書、《POST-OFFICE 辦公空間經濟學》、《形的解謎》、《不為設計而設計》、《解決100個煩惱的100種設計》、《昭和天皇:深度剖析你所不知道的裕仁天皇》、《愛與幸福的 動物園:來看旭山動物園奇蹟》、《安野光雅寫給大家的七堂繪畫課:繪畫想像力的溯源之旅》、《DSLR懂這些就夠了:寫給大家的數位單眼攝影100技》、《日本人這樣學歷史:戰國日本》等書。
留言列表